新闻资讯 分类分类

≡ 栏目: 新闻动态 ≡ 发布时间: 2024-10-07 ≡ 点击数: 339 来源 :网络转载

  75年风云激荡 ,75载长歌奋进 。
 
  经过75年发展 ,我国工业规模总量实现跨越式增长 ,主要产品产量领跑全球 ,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75年来 ,我国工业经济实现了规模总量的跨越式增长和发展质量的显著提升 ,由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 。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 ,由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75年来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增长 ,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二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日益凸显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进程已步入“快车道” 。75年来 ,中国工业所处的内 、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时代新征程上 ,必须牢牢把握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持续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
 
  工业经济实现量质齐升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举 ,工业经济在设备落后 、产能低下的薄弱基础上艰难起步 。
 
  75年来 ,我国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39.9万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0.5% 。分阶段看 ,1949年至1957年 ,社会主义改造与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伟大胜利 ,工业生产快速恢复 。在整个“一五”期间 ,工业增加值保持了年均19.7%的增长速度 。1958年至1978年 ,“二五”时期直至改革开放前夕 ,我国工业经济曲折前行 ,年均增长7.8% ,1978年工业增加值为1621亿元。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工业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 ,经济规模迅速壮大 。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三》显示 ,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工业面临厂房残破 、设备落后的基础条件 ,原材料供给严重不足 ,日用生活消费品仅有纱 、布 、火柴 、肥皂 、面粉等为数不多的品种产出 ;75年来工业发展开疆拓土 ,如今我国能够生产的产品覆盖原材料 、消费品 、中高端装备等各个领域 ,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 ,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
 
  原材料产品产量较新中国成立初期几何式增长 。2023年 ,我国原煤产量为47.1亿吨 ,比1949年增长146倍 ;粗钢产量10.2亿吨 ,增长6449倍 ;水泥产量20.2亿吨 ,增长3064倍;平板玻璃产量9.7亿重量箱 ,增长897倍 ;化肥产量5714万吨 ,增长9522倍 。消费品从供应短缺到琳琅满目 ,轻工业联合会资料显示 ,当前我国有100多种消费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2023年 ,纱 、布产量分别达2234万吨 、294.9亿米 ,比1949年增长67.3倍 、14.6倍 。装备生产方兴未艾 ,中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水下机器人 、无人机等技术以及磁共振 、超声影像等高端医学影像装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023年 ,我国汽车产量为3011万辆 ,连续15年世界第一 ;手机 、微型计算机 、彩色电视机 、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分别为15.7亿台 、3.3亿台 、1.9亿台 、43.0万套 ,均位居全球首位 。
 
  75年来 ,我国工业出口成绩亮眼 ,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 ,短缺经济和开放不足制约工业贸易发展 ,我国仅有少量的对外出口 。自2009年起 ,我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坚持扩大开放 ,我国对外贸易质量不断提升 。2023年 ,我国货物出口总额达23.8万亿元 ,比1978年增长1417倍 。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大力推进工业现代化建设 ,2023年 ,我国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1.7% ,工业经济以完备产业体系和强大规模优势 ,为国民经济增长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
 
  新能源产业加速制造业绿色化发展 。新能源汽车 、太阳能电池 、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等 “新三样”相关产品产量增长较快 ,2023年同比分别增长30.3% 、54.0% 、22.8% 。可再生能源相关设备产品高速生产 ,2023年水轮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机组 、充电桩等绿色能源相关产品同比分别增长35.3% 、28.7% 、36.9% 。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生物基化学纤维等绿色材料产品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58.6% 、57.1% 、50.7%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工业运行研究室主任乔宝华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75年来 ,我国工业经济规模总量实现跨越式增长 。乔宝华介绍 ,我国工业增加值在1972年首次突破1000亿元 ,1992年突破1万亿元 ,基本上每20年实现一个量级上的突破 。2007年突破10万亿元 ,2012年突破20万亿元 ,2018年突破30万亿元 ,2023年达到39.9万亿元 ,基本上每5-6年迈上一个新台阶 。按不变价格计算 ,1952年至2023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5%,领先GDP年均增速2.6个百分点 。
 
  乔宝华表示 ,75年来 ,我国工业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把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鲜明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强调要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3年至2023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7% ,工业整体增速出现换挡但结构持续优化 、质效明显提升 。2023年装备制造业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3.6% 、15.7% ,比2012年分别提高5.4 、6.3个百分点 。2022年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为1.4% ,比2012年提高0.6个百分点 。
 
  乔宝华表示 ,工业是立国之本 、强国之基 ,是推动民富国强的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动力 。新中国成立后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建设 ,实现了从落后的农业国到工业大国的飞跃 。
 
  乔宝华表示 ,工业是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基石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30%以上 。1978年至2023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0% ,领先GDP年均增速1.1个百分点,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基石 。
 
  “工业是抵御外部冲击的重要保障 。目前 ,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 、207个中类 、666个小类 ,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乔宝华介绍 ,疫情期间 ,我国完备的产业体系 、强大的动员组织和产业转换能力 ,为抵御外部冲击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 ,强有力地支撑我国经济规模在2020年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使我国成为当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
 
  乔宝华强调 ,工业是增强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75年来 ,我国逐步成长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 ,工业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约3.1万亿元 ,研发人员全时当量635万人年 ,其中有60%以上都是来自工业企业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达17.6万家 ,比2012年增长2.7倍 ,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37.3% ,比2012年提高23.6个百分点 。
 
  75年来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 ,我国工业经济已经取得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史性发展成就 。响应新的百年奋斗目标号召 ,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工业经济要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切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强国建设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当前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 ,互联网 、大数据 、云计算 、人工智能 、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正在成为新旧动能转换 、重组全球要素资源 、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举措与关键力量 。
 
  75年来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增长 ,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二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日益凸显 。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 、强渗透性 、广覆盖性 ,它和新质生产力高科技 、高效能、高质量这些特征非常吻合 ,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引擎 。
 
  2023年 ,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过12万亿元 ,占GDP比重达10% 。今年前5个月 ,软件业务收入超4.93万亿元 ,同比增长11.6% ;信息技术服务收入3.33万亿元 ,同比增长12.9% 。工信部支持培育了一批质量评价 、资产评估 、交易撮合等数据服务商 ,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不断丰富 。
 
  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 、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 ,截至5月底 ,累计建成383.7万座5G基站 ,占全球5G基站总数超六成 ,5G用户普及率超60% ,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达24.65亿户 ,物联网应用规模不断扩大 ,IPv6地址资源供给丰富 ,数字经济发展基石日益稳固 。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 。截至2023年底 ,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7.5% ,算力总规模达到了每秒230百亿亿次浮点运算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不断上升 ,像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 、量子信息这些数字技术前沿领域的创新成果加速涌现 。我国已累计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75年来 ,我国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推进 ,数字产业化规模持续壮大 。数据显示 ,电子信息制造 、互联网业务 、电信业务 、软件业务等产业推动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 。数字中国的赋能效应日趋凸显 ,数字经济活力日益澎湃 。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扩容提速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光网建设快速推进 ,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 ,所有地级市全面建成光网城市 。2023年 ,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6432万公里 ,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到11.4亿个 ,分别是2018年的1.5倍和1.3倍 。“东数西算”工程快速推进 ,算力硬件设施和总规模持续增强 ,截至2023年底 ,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超过810万标准机架 ,算力总规模达每秒2.3万亿亿次浮点运算 ,位居世界前列 ,近5年年均增速近30%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壮大 。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快速发展 ,比重持续上升 。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8% ;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40.6万件 ,占同期全社会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四成半 ,近5年年均增速达到21.0% ;2023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3.8万家 ,软件业务收入和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分别达到12.3万亿元和8.1万亿元 ,分别是2018年的2.0倍和2.2倍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 ,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 。建设一批行业共性技术平台 ,加快产业模式和企业组织形态变革 ,健全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体制机制 。
 
  数实融合正当其时 ,当前 ,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融合进程已步入 “快车道” 。业内专家表示 ,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要点在于将传统技术与数字技术结合 ,融合人工智能 、大数据 ,使实体经济实现自动化 、机械化 、信息化和数字化 ,带来整体运作方式的改变 ,从而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此外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实施“互联网+”行动 ,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加快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转换 。2023年 ,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平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万亿元 ,2019年至2023年年均增长29.7% ,互联网平台企业以自身的快速发展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普及 。2023年末 ,我国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超过340个 ,覆盖了全部工业大类 ,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达1.35万亿元 ;2022年 ,使用工业互联网软件的规上工业企业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32.1% 。工业互联网推动工业智能化 、数字化水平提升 。
 
  75年来 ,中国 “智”造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3年 ,我国工业互联网已经覆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 ,培育421家国家级示范工厂 、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建成62家代表当今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的 “灯塔工厂” ,占全球 “灯塔工厂”总数的40.0%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已达3.2万亿元以上 。
 
  虽然取得上述成就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数实融合在融合广度与深度上仍存在差距 ,尤其是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颠覆式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全球数字科技掀起新一轮竞争浪潮 ,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面临新形势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数字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张朝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将引领资源要素精准配置 。
 
  张朝指出 ,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速向经济社会各领域 、各环节渗透 ,催生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 ,带动技术 、资金 、人才等传统要素在各类经济主体间的自由流动和精准配置 ,深刻改造传统经济增长函数 ,有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比如 ,中策橡胶借助工业大数据分析系统 ,全面汇聚并深入分析橡胶密封过程中的产品数据 、工艺数据 、生产数据 、监测数据 ,不断优化业务流程 ,实现密炼时长减少10% 、密炼温度降低10℃ ,显著降低了次品率和能耗 。
 
  “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将引领产业模式网络式重构 。”张朝表示 ,各类数字平台面向供需双方建立网络联系 ,驱动生产者与使用者 、生产过程与使用过程的全方位融合 ,以消费者需求逆向整合生产要素 ,加速产业模式由规模化生产向大规模定制升级 ,实现供需体系更高水平的动态均衡 。比如 ,家电 、家具等行业积极探索个性化定制新模式 ,以用户需求数据驱动生产过程 ,低成本 、高效率满足用户碎片化需求 ,打开产业增长新空间 。
 
  此外 ,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将引领产业体系裂变式升级 。传统产业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 ,在改善自身运行效率的同时 ,也会为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云计算等新兴前沿技术创造大量应用场景 ,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崛起壮大 、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同步推进 ,加速产业体系裂变式升级 ,夯实经济发展底盘 。比如 ,工业互联网作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载体 ,已融入49个国民经济大类 ,覆盖全部工业大类 ,2023年核心产业规模超万亿元 ,为促进数实融合提供坚实支撑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行稳致远
 
  当前中国正处于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关键阶段,发达国家进入高收入行列的发展轨迹尤其是工业结构的变迁可以作为研判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参考 。但也要注意到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科技创新突飞猛进 ,各国经贸关系受到一些自利国家的干扰而处于变动之中 。
 
  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 、相对合理的产业结构 、日益增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持续释放和升级的内需 、更高的对外开放水平 ,源源不断地为工业发展注入活力 ,同时也奠定了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的基础条件 ,有能力有条件推进工业行稳致远 。
 
  迈向现代化进程中 ,中国工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既要高度重视严峻性 、复杂性 、不确定性上升的影响 ,也要主动布局 ,积极应对世界大变局下的多重挑战 ,把握好全球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带来的新机遇 。要深层次改革与高水平开放并举 ,以进促稳 ,先立后破 ,增强政策协同性一致性 ,坚持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
 
  “新中国成立75年来 ,一定发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 ,工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钢铁 、有色金属 、电力 、机械、建材等行业由小到大 ,航空航天 、汽车 、电子通信等行业从无到有 ,出口商品结构也由原来的以农副产品和资源性产品为主转变为95%以上为工业制成品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世界工业研究所所长潘文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
 
  潘文表示,回顾新中国成立75年来工业发展的历程 ,中国工业所处的内 、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内部来看 ,中国已经具备建设工业强国的坚实基础和综合实力 ,但也面临着工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 ,自主可控能力还不强 ,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等发展障碍 ;从外部来看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 ,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 ,大国竞争和博弈日益加剧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
 
  潘文表示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我国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深刻变化 ,表现出复杂性 、严峻性 、不确定性上升的态势和特征 ,美国近年来调整对华战略 ,对我国技术进步 、产业升级的遏制打压持续加剧 。与此同时 ,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加快工业化进程 。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 ,我国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又面临差距可能被拉大的严峻挑战 。
 
  “但是 ,一定发要客观看待外部挑战 ,危中寻机 ,主动应对布局,在变局中把握切入新赛道 、塑造新优势的重要机遇 。新时代新征程上 ,必须牢牢把握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持续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潘文表示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发展新质生产力 ,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
 
  潘文表示 ,要坚持向改革要动力 、向开放要活力 ,大力推进制度创新 ,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完善产业治理体系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强大动力支撑 。
 
  “中国应该继续扩大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 ,提升国际竞争新优势 。”潘文表示 。
 
  一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构建市场化 、法治化 、规范化 、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用越开越大的开放之门畅通国际国内循环 。
 
  二是积极推进多双边合作 ,深化与共建 “一带一路”国家产业优势互补合作 ,持续推进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建设 ,推动构筑安全稳定 、畅通高效 、开放包容 、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
 
  三是进一步搭建对外合作交流平台 ,健全协调机制和对话渠道 ,强化政策对接和信息标准交流 ,推动重点产品扩大进出口 。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 ,国内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处于合理水平 ,随着国内工业需求持续回暖 ,工业部门库存趋于改善 ,政策支持力度不减 ,工业部门整体经营状况持续改善 ,高技术制造业产出扩张 ,预计工业产出有望保持平稳 ,结构持续优化 。
 
  展望未来 ,在新技术新模式新赛道的支撑下实现对中国工业的体系性拓展与再造 ,推动工业整体素质全方位提升 ,从而凭借更加完整韧性强劲的产业体系 、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和中国独特的制度优势 ,冲破重大风险历史交汇的艰难险阻 ,护航中国工业行稳致远 ,以不断发展壮大的新质生产力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基业 ,为世界工业化进程和人类工业文明发展贡献开创性 、引领性 、包容性 、可持续的中国范本 。
官方微信关闭
一定发客服微信二维码